• <label id="64k08"><label id="64k08"></label></label>
    可調式重心式伸縮式皮帶輸送機制造商
    Manufacturer of adjustable gravity telescopic belt conveyor
    創優質品牌 樹企業形象

    陜西一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微型農具 用技藝留住“農耕文化”

    發布日期:2020-07-03 10:47:37   瀏覽量 :391
    unknown unknown 發布日期:2020-07-03 10:47:37  
    391

    圖為馮強仁展示“微型農具”?!≮w曉燕 攝

    中新網西安6月24日電 (記者 梅鐿瀧)在陜西咸陽兩寺渡東村有一位82歲的老人馮強仁,他用制作“微型農具”的特殊方式記錄下了農耕文化。“農耕,是祖祖輩輩的記憶,我想把這份記憶保留下來。”24日馮強仁向中新網記者表示。

    馮強仁年輕時是一位木匠,通過做木匠活維持了一家人的生計。如今步入晚年的他,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觀察。馮強仁發現,機械化的農業正在取代傳統農耕方式,曾經生活中的農具也越發的少見,于是他便想到了利用自己木匠技藝,去留住正在消失的傳統農耕記憶。

    圖為馮強仁正在制作“微型農具”?!≮w曉燕 攝

    把農具用木頭制作出來,正好發揮了馮強仁的專長。制作之前,馮強仁會將每件農具畫在圖紙上,然后進行選材。馮強仁介紹,不同的農具運用的木材是不一樣的,主要包括有槐木、松木和花櫚木等。最后再按照圖紙樣式等比例縮小,進行加工。

    “你比方做這個鍘子或土車,就要先選木料,選好木料后,再進行繪圖,按照圖紙比例在進行下料制作,經過打磨、加工等技藝后才能完成一件‘微型農具’的創作。”馮強仁說,通常制作一件“微型農具”最短需要一天時間,最長需要五到六天時間。

    圖為“微型農具”磨子?!≮w曉燕 攝

    為了更好的展示“微型農具”,馮強仁將家中兩間房子改造成了“農耕文化展覽室”,里面陳列著60余件各類“微型農具”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農用大車、紡線車、風箱、木犁等農具一應俱全。這些“農具”不僅外形逼真,還能進行操作“使用”,可謂是“惟妙惟肖”。

    現在制作“微型農具”已經成為馮強仁生活中的一部分,他對“微型農具”的癡迷,也感染了身邊的家人。他的兒子馮亞慶平時除了經營水果生意外,閑時都會在各處“淘寶”,收集各類農耕用具。

    馮亞慶表示,為了弘揚農耕文化,平時收藏了許多現實版的農耕用具,同時為了繼承父親這門手藝,也在不斷地跟父親學習制作“微型農具”的技藝。他認為,制作“微型農具”就是為了讓下一代人,能夠了解過去的歷史。

    圖為馮強仁介紹“微型農具”怎么“使用”?!≮w曉燕 攝

    馮強仁用技藝留住了農耕文化,為人們打開了一扇了解農具的“大門”。馮強仁表示,會繼續制作更多的農具,深挖農耕文化,把中國傳統農耕記憶傳承下去。(完)

    聯系電話
    公司地址
    海倫市海北鎮南二道街
    企業網址
    海倫市海北鎮樹森農具制造廠
    农村妇女性a片
  • <label id="64k08"><label id="64k08"></label></label>